《江城》/何伟


《江城》:何伟记录在四川涪陵两年支教生活的散文札记。

何伟:彼得·海斯勒,自取中文名为何伟,曾求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及牛津大学,1996年因参与和平队(Peace Corps),赴中国四川涪陵示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工作两年。现于2019年秋季起任教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。

何伟的目光始终围绕着人,聚焦在个人的日常生活。虽然他对中国的审视与观察,带有政治性的意味,但谁也不能否认,他的观察是深刻而具体的。甚至,有时候,现代的中国人需要用这个异乡人的记录来为自己的历史补课。这样别有意味的审视并不招人反感,因为在何伟的叙事里最中心、最重要、最被赋予尊严和笔墨描述的仍是个人以及个人的日常生活。

个人日常生活与宏大叙事

个人日常生活与宏大叙事,是何伟书中贯穿始终的矛盾。个人日常生活是所有宏大叙事的容器和基石,何伟书中则呈现了,涪陵人民是如何用自己的忍耐和智慧来与宏大叙事自洽共处的。涪陵,这是一座小城。但是,这座小城却承接着当时最宏伟的世纪创举:三峡大坝修建和移民工程。96年到98年,这个时间段正是中国大迈步前进的时代,改革开放、香港回归,当时时代最重大的事件都将在涪陵和中国其他地方发生。没有什么时间和地点更适合承载这样的观察,观察在宏伟变革时代中的个人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这种集成了中国现代大部分事件和记忆节点下的观察,才让何伟的文章变得这么魅力非凡。

90年代末,政治生活仍然占据着个人日常生活和思想的重要部分。在放弃了儒家文化后,马克思和基本的定调定论成为了日常思考的正确公式。这样的视角在还未被能完全自察的状态下,主导着大部分人们的思想。个人很小,甚至,个人与集体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统一规范的。甚至个人还未意识到另外一个选择存在的可能,或者存在着将个人和集体剥离看待的可能。这样的行为范式通过教育在学生和教师的心中扎根。

在标语、教材大肆宣传热爱时,人们对待政治却又是漫不经心的。他们并不关注公共生活,更加关注的是政治正确,不犯政治错误。个人在凝视个体时,将自己的目光全部都凝聚到了尽有限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上。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,但是人们貌似又对政治报以冷漠,他们追求的无非是些文字游戏,政治术语表述、政治基本观念和理论的正确。二者背后具体是什么,他们毫不关心。但却足够听话。因为个人命运与政治正确密切相连。

这样的逻辑在何伟的书中表现得格外清晰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与我们现在的时代有某种呼应。我们从看山是山,经历过了那个看山不是山,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的时代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